
2025 年 7 月 5日, 在成都文理学院第三教学楼三楼综 合教学厅, 由成都文理学院、鲁班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和四川省建筑业协会主办, 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承办的“与行业专家共话建筑业发展新机”茶话交流会顺利举办, 本次交流会汇聚了来自建筑行业及高校的十余位知名专家,建筑学院师生 50 余人, 围绕建筑行业发展新机、校企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出席本次交流会的专家包括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建首席建筑大师邱小勇、四川省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涛、中铁成都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蒲斌、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市场与履约部副总经理赵勇泉、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沈洪钊、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原资深建筑师李杰、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邱小勇工作室执行主任毛宇、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邱寒、中粮大悦城控股西南大区公司总监助理牟洋、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装饰分公司总工程师姚树杰、四川大学建筑系系主任赵炜、四川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陈岚、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副主任魏大平、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李万渠、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学院院长汪源等专家学者。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牟江、党总支书记贺元烨以及各教研室教师和学生代表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交流会以剖析行业趋势、分享校企经验为核心,旨在搭建一个有温度的交流平台,推动行业创新实践与人才培养的双向奔赴。与会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建筑行业的转型与发展新机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学院 的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川省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涛高度评价了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果, 并建议学院向智能建造方向深耕, 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邱小勇强调, 建筑行业从业者应紧跟行业趋势, 将技术应用与本土实践深植于心, 注重培养跨界型人才。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市场与履约部副总经理赵勇泉分享了当前建筑设计类企业的经营破局之道, 提出了“国内市场减量与海外市场增量”“房建类减量和非房建类增量”进行对冲的策略, 并建议聚焦三大核心板块, 注重培养跨界型人才。邱小勇工作室执行主任毛宇叮嘱同学们在实习中保持乐观心态,让多元能力成为成长的光。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沈洪钊表示, 同学们应把外语当作看世界的窗口, 用综合能力搭建跨越国界的桥梁。

中交西南市政院邱寒就城市更新的深入发展谈出了自己的体会, 就他们正做的实际项目分析行业发展新机。中铁成都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蒲斌谈到建筑类设计院要积极拓展数字化、智能化工程设计领域, 促进专业企业多元化发展。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原资深建筑师李杰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 AI技术的困惑, 鼓励大家夯实专业根基,以文化自信面对行业变革。中粮大悦城控股西南大区公司总监助理牟洋围绕目前房地产业的转型, “好房子”建设的相关要素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讲述,并以林徽因为例, 强调热爱是职业路上最暖的光, 而目标感、责任感与协作力能助我们在行业浪潮中稳步前行。

其他行业及高校专家也分别就师生关心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其中川大赵炜教授就学生专业教学结合创新实践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学院院长汪源期待与企业在特色发展中开拓新可能, 共建智库为行业明灯。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副主任魏大平提出,教育转型需以课程智能化滋养学子,校企协同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适应时代的变化。

在交流会上,各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与专家就校企合作的具体路径, 以及如何依托 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围绕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共建实训基地等议题展开了详尽交流, 期望通过更为紧密的校企合作, 为学生搭建一条从学校到职场的顺畅通道,培养更多具备扎实建筑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会的学生代表就专业学习的创新应用以及就业的相关问题向专家请教,专家细致且深入地回答了同学们的关切,并举例生动地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同时从当前建筑业数字化建筑设计及 AI运用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等方面, 详细解读了就业市场的变革与多元化工作方向的前景。

会后, 专家们参观了学院实训中心。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 围绕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问题与专家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们对同学们的积极态度表示赞赏, 并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牟江在交流会总结发言中首先感谢行业专家长期以来对我院办学的支持,表示学院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宝贵意见, 进一步深化与行业的合作, 推动产学研融合; 践行紧跟时代、注重实践、强调应用、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 致力于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