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6日--6月3日,2017级建筑学专业全体同学在雍化年副院长,连德老师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从成都文理学院出发驱车前往土桥镇,进行古建筑测绘工作。
土桥镇位于四川金堂县境内东南端,东邻乐至县良安镇,南傍简阳市五合乡、金马镇,西连云合镇,北接又新乡和乐至县金顺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桥镇主要是由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聚居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乡镇。其历史文化沉淀深厚,历史上有十大"宫、馆、庙"等建筑群;其中幸存下来的禹王宫、南华宫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宫,原名禹庙,又名湖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注:又有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一说)。禹王宫的宫前有正面牌坊一座,三道拱门,嵌以宫名楹联,饰以彩色瓷片图案,斗檐翘角,姿态雄伟,正门前有大石狮一对,左右相望,蔚为壮观。宫内设戏台,戏台下为通道。院内种有古柏和大榕树。整个建筑气势壮观,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堪称“古建筑一绝”。禹王宫于1981年被列为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对禹王宫进行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

26日清晨,伴随着蒙蒙细雨,大家一行人在戏台前集合,听取雍老师的工作部署安排。此次测绘的重点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测量出禹王宫的建筑布局点。古建筑测绘包括测(量)与绘(图),是由实地实物的尺寸,数据的观测量取和根据测量数据与草图进行处理、整理最终绘制出完备的测绘图纸,是两个部分的工作内容组成的,分别对应室外作业和室内作业两个工作阶段。
古建筑测绘的意义:古建筑测绘是认识、理解、学习和研究古建筑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古建筑测绘是建立古建筑科学记录档案的基本方法。测绘的成果是进行文物建筑保护(包括保护规划与设计、维修设计、复原设计...)与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此次测绘的禹王宫包括:总体平面,左右钟鼓楼,大门入口,禹王正殿,四合院。测绘内容已基本能表达建筑整体面貌与空间布局特征,且能展现清代建筑的技术特点与空间魅力。开展对禹王宫的测绘工作对古建筑的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在学科建设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几天的测绘时光,同学们渐渐爱上了古建筑,更加佩服古代匠人的智慧。宫内戏台上保存下来的清代镂空雕花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大家不得不佩服古人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看着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不经联想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故事。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在每天完成测绘任务之余,我们与宫里的道长攀谈,聊关于土桥古镇的一切,大到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历史,移民的生活习惯,脾性观念。小到禹王宫的结构与用材,建筑的演变过程。

同学们在古建测绘中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中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还着重培养了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在施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进一步熟练和提高了数据计算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并对测绘古建的全过程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以禹王宫为首的四川会馆建筑,不但向我们叙述了城镇形成和兴盛的历程,而且还有着十分丰富的移民文化内涵 ,而且以其独特的功能布局与建筑造型,精美的雕刻和装饰 ,巧妙地将外来的文化风格纳入到地域传统之中 , 在巴蜀乡土建筑的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实践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认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理解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下,传统文化振兴与古镇营造已成趋势,挖掘传统建筑空间的深层美学与社会经济意义,则更具现实的考量。
